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842705.html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任梦岩)你的上下班时间有多长?相信住在北上广深的居民会想,30分钟算近的,1个小时也不稀奇。但是,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现,35个大城市的“职住分离”,也就是居住和工作地点的分离距离,北京当之无愧第一名,但第二至四名,居然是银川、西宁和石家庄,上海、广州、深圳在“职住分离”方面,只算“三线”。这样的数据符合人们实际的通勤感受吗?距离长,一定意味着通勤时间久吗?为什么城市规模大小和职住分离度并不完全相关?
《报告》显示,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职住分离度最高,远超其他三座城市,为6.57公里;深圳职住分离度最低,仅为2.51公里;广州、上海分别为3.7公里和3.65公里。但是,银川、西宁、石家庄的职住分离度分别为5.69公里、5.56公里和5.4公里,仅低于北京,远高于其他一线城市。
在二线城市中,宁波、大连、厦门等城市职住分离度相对较低,不超过3公里。而成都、青岛、郑州、西安等城市相对较高,处于4-5公里的区间。为什么银川、西宁、石家庄的职住分离度,仅次于北京?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向记者解释,发生这样的现象,与城市建设“新城”有很大关系。有的新城距离老城太远,但传统的教育、医疗资源仍集中在老城,导致人们虽然工作地点搬去了新城,依旧在老城居住。银川就非常典型,老城以外比较远的地方规划建设新城,其实银川人口总量并不大,结果很尴尬。老城继续发展,新城建设以后就填不满。如果要是把新城发展起来,就意味着很多人可能要搬迁到新城或者在老城住,但是工作可能在新城里的高校或者公司里,那么职住分离就会比较严重。过去时间里,导致中小城市职住分离度高的原因是新城的建设,整个人口向新城或外迁,或居住在老城去新城工作生活有关。
为什么上海、深圳、广州的职住分离度比传统二线城市要低?
陆铭说,决定职住分离的关键性因素是人口密度,这三个城市的密度更高,通勤的距离就不会太远。在一些大城市,有大量的服务业,里面有很多是外来人口,根据他的团队研究,大量从事服务业的外来人口实际上是租房子的,这一部分人的租房子地点跟自己的就业岗位很近。大城市有大量服务业和外来人口,能够缓解职住分离这个问题。在大城市如果想减少职住分离,就高密度发展。
北京作为首都,密度不应该很高吗?为何职住分离度全国最高?
陆铭说,北京市的产业结构,服务业的比重比其他城市高,但中心城区的密度又比其他一线城市低,就导致了全国第一的职住分离度。北京的产业结构比广州、上海的服务业比重更高。服务业有什么特点呢?高度向中心城市集中,所以北京的服务业比上海和广州更加集中在中心城区,但是从居住来讲,它的密度是低的,比上海和广州更加居住到了城市的外围,所以职住分离就严重了。当大量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集中在中心城区的时候,我们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规划的大型居住区,只解决了居住功能,没有考虑到这样的规划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更加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
陆铭向记者表示,城市越大,集中度越高,越有助于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反而减少了职住分离度,而二三线城市建设新城之前也要考虑,人口速度增长,跟得上城市建设速度吗?上班距离长了,高密度发展有助于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效率。比如说,建地铁,密度高了以后,住得不是太远,可以借助地铁出行,城市拥堵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中小城市总体来讲,人口的增长速度其实并不是很快,这个时候千万不能盲目建设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