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以创新之笔书写活力银川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紧接第一版)次年5月,以第2名的成绩与广州、嘉兴、天津滨海新区一同获评“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城市。

目前,银川市已初步形成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长效服务机制、资源融通共享平台、产业*策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智库、重点产业发展集群等,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成功申报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成为宁夏获批的首个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共享铸钢有限公司荣登“科创中国”新锐企业榜,为宁夏唯一入榜企业。上海交通大学(银川)材料产业研究院建设西北领先的新材料公共检测平台,获得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标志)资质认定。清华大学-宁夏银川水联网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秦汉渠全渠道控制算法等项目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

作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共享集团独辟蹊径,率先在行业内进行3D打印、机器人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10年间,实现3D打印技术在铸造业的产业化,建成铸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成长为行业内“头部企业”,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一举摆脱铸造3D打印材料依赖进口、成本昂贵等局面,材料成本相比进口成本下降2/3,实现国产化替代。工业级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远销日本、欧洲等地,年全球市场占有率54%,全球第一。

技术的不断创新,实现了产品升级迭代,也引领着行业的未来发展。位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蓝宝石窗口片,填补了超大尺寸航空航天用光学窗口的应用需求,带动行业技术水平整体提升。

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近年来,银川市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年,“三新产业”占全市制造业产值比重超过44%。全市25家规模以上新材料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92%。光伏硅单晶拉棒和切片产量规模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工业蓝宝石产能和设备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建成具有西北最高水平的新材料分析检测中心,中环、蓝思等一批新材料领域国内知名企业落户银川。银川正在向建设“中国新硅都”的目标迈进。

民生领域的创新往往伴随着根治“痛点”、破解“难点”、畅通“堵点”,为城市带来温暖之光。去年以来,一场为城市道路“疏堵提畅”、化解群众“办证难”的创新工作全面铺开。“十小便民工程”的实施,让小停车场、小悦书房、小托幼所、小助餐点等如雨后春笋,不断升级着群众家门口的幸福。

“未来,银川市要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府、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团队、创新型城市。”银川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