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浪里个浪隆德浪一浪 [复制链接]

1#

清晨,安静且舒适的西吉县龙王坝,空中飘着蒙蒙细雨,轻薄的雾使得整个村子处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新鲜的空气,透着泥土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9月28日,参加第八季网络达人浪固原的队员们再次启程,离开西吉前听他们怎么说:

中国美丽乡村名不虚传。

非常美的村子,原来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儿说的就是这里。

遇见过的最漂亮的农家,木有之一。

……

达人侯锷在他的微博里写道:西吉县曾被联合国认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两山论”指引下,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加自然生态修复,西吉绿水青山的浓意年胜一年。大力发展网络电商、乡村旅游,西吉也即将迎接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龙王坝巨变就是一扇展现新西吉的文明窗口。

当天的行程是位于六盘山西麓、宁南边陲的隆德县。隆德县又被成为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社火文化之乡,这里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殊荣。

第一站

感受非遗文化工匠精神

在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有一门传承了五代的技艺,至今仍以口、耳、手、相传的方式延续着,这就是六盘魏氏砖雕,魏氏砖雕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其艺术创作手法分为“软雕”和“硬雕”,即“捏活”和“刻活”两种。砖雕作品主要用于建筑物装饰及室内装饰,既象征吉祥如意,又显得美观大方,还有较好的实用性,在六盘山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当天,网络达人们体验了一把捏泥巴,耕牛、兔子、熊猫、梅花鹿……一个个小动物呈现在眼前,虽然有些粗糙,但大家却通过捏制感受到匠人的不易。

“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是魏氏砖雕前三代人的思想,到我这一辈改变了思路。为让昔日的家族手艺成为家乡致富的新途径,我们吸纳周边村民学习砖雕技艺,如今获评“巧手女人”砖雕艺术能人培训基地。”带领网络达人们体验的是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介绍。

微博达人“银川史记”张涛说,“魏氏砖雕。时间流逝,岁月蹉跎,这些隐于历史深处的传统工艺技术,能够留存下来,并且发扬光大,着实不易。”“今天浪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隆德县,魏氏砖雕叹为观止,美轮美奂,牛人在民间,这话是真的!”微博达人小书法人-石小*说。

第二站

打卡最美老巷子

到隆德,不到红崖老巷子,那你真是白来隆德了。老树、古钟、枯井、百家姓砖雕、红*墙、砖雕照壁、拴马槽、红灯笼、戏台以及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乡野画卷。这里可是隆德的网红打卡地,被誉为宁夏最美的老巷子。

雨中漫步红崖老巷子,享受古朴风雅的静谧时光,仿佛时光倒流,带你重温那个慢时光的过去。再来一个暖锅,瞬间心满意足。瞧我们的团花银川晚报新媒体编辑马玥的介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巷子,承载了记忆与情怀,隆德老巷子,客栈、茶馆、酒吧全都有。风里雨里,我在老巷子等你!”

老巷子即六盘人家红崖民俗文化村,是古丝绸之路隆德驿站。近年来,隆德县深入挖掘红崖村的人文历史、民俗特色、建筑风格等元素,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年红崖老巷子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第三站

看渝河治理

“想不到,渝河这么清。”网络达人们第三站来到渝河,这里两水汇流,三面环抱,大批过境候鸟在水面栖息,“浪”花们直呼“想不到”——想不到渝河能治理好,想不到如今水这么清。

隆德县城如今人称“西海固的江南小镇”,渝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是*河的三级支流,全长47.1公里,穿隆德县城而过,最终汇入渭河,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

“昔日污水沟,今朝风景线。渝河是渭河一大支流,曾因流域内淀粉厂、采砂厂、砖厂的污染给下游造成很大影响,引起全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