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青岛涌现出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有企业集团,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
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争一流、当排头,市属国有企业理应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承担者、推动者。
聚焦市属企业在承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产业投资任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青岛市国资委近期组织城投、华通、海发、地铁、城运控股、市政空间、水务、能源、旅游等市属企业赴济南、成都进行专题考察调研——
如何强化市属平台公司“城市建设综合运营商”功能定位?
如何统筹资源配置,增强市属平台公司投融能力?
如何从完善机制层面调动市属企业参与重大投资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保证市属企业在服务担当城市战略任务的同时,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参与考察调研的青岛市国资委和市属企业负责人边讨论边思考,并形成了《关于市属企业更好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学习考察报告》。
这些直击本质的思考和建议已报送市政府研究,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座谈会听取汇报,市有关领导批示给予肯定。
共识进一步凝聚,国资国企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自觉进一步强化,应以此为契机,紧盯市场化来改革、破局,保持与青岛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展现国企新担当。
01.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是国企使命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赋予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新的光荣使命。
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持续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发展,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把握国际规则、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积极锻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国资监管系统企业都应切实担负起这一重大使命,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推动国有企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顶层设计擘画了国企发展新蓝图,着眼青岛地方实际,国资国企更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不可替代的骨干力量——
年,青岛国有资产总额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仅次于深圳。经汇总统计,今年上半年,19家市属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市投资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为全市“项目落地年”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毫无疑问,市属国有企业必须全面融入青岛发展大局,成为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
02.市属平台公司是国企“领头雁”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又称“两类公司”)是以管资本为主实施国企改革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承接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青岛自去年启动“两类公司”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以“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平台、国企混改调整重组平台和匹配城市战略资源整合平台”为功能定位,统筹推进市属企业集团股权调整、混改重组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等工作,市属国有平台公司在做强实体产业、更好地匹配城市发展战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华通集团、市政集团与财通集团联合成立静态交通公司,统筹全市停车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建设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的改造运营,切实提高城市品质。
国信集团建成了海天中心等功能设施项目,服务社会需求、深耕城市短板,夯实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产业根基。
城投集团完成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等一批重大市政交通项目,目前正在全力突破安顺路打通工程等项目。
财通集团代表青岛出资亿元,参与设立亿元规模的山东半岛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主要投向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升级改造等项目。
在推动重大战略产业投资落地方面——
城投集团参与奇瑞汽车增资扩股,加快推动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打造“风光储氢”一体化新能源业务布局,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推动金融业务转型升级,产融结合推进重大战略产业发展。
华通集团与上市公司华铁股份合作,发起设立20亿元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引入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型高成长产业,提升产业链本地化配套水平;发挥青岛造船厂现有优势,打造船舶制造、海上风电装备于一体的海工装备,后续将联合中国华电等开发深远海风电等战略新兴产业,助力现代海洋经济建设。
国信集团积极培育发展海洋养殖工场,构建“科技+资本+产业”要素生态体系,以市场化思维导入海洋产业资源实现强链补链。
海发集团组建东方影都控股集团,搭建“六个一”影视供应链体系,整合纳入北京文化、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等资源,成为山东省“1+N”影视产业基地布局的核心园区。
地铁集团提出“订单换股份、场景促技术、投资聚产业、流量变效益、资产资本化”五种新打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与财通集团共同战略投资博宁福田项目,赋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参股的德才装饰成为山东首家在A股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财通集团参与自贸区国有企业重组,拓展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式,助力做大做强青岛大宗商品贸易服务平台;深度参与青岛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与海尔集团、山东港口集团联合搭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参与成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基金;设立易鑫融资租赁公司,依托易鑫集团“人+车”数据库优势和汽车金融交易平台,延伸青岛汽车产业价值链;联合市工研院打造“科技+人才+金融”的科技产业创新体系,为青岛科技创新项目孵化提供加速度。
肩负国企担当,聚焦产业变革,市属平台公司以青岛城市发展战略的逻辑为自身发展定位,以期充分发挥青岛国有经济主力军和领头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