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堡西部影城,实为两座废弃古堡,一座堡俗称“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是古代军事要塞的兵营,在清乾隆三年(年)被地震摧毁,距今已有年的历史。
另一座“新堡”是清代修建的,清代为防御外族的乘虚而入,在震毁的“老堡”旁边不到米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点的土城堡,这就是所称的“新堡”,它大约落成于旧堡被震毁后的两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这种古堡,在当地俗称“土围子”,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特有的“覆土建筑”。古代人也讲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墙体没有一块砖石,完全用黄土夯筑而成。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雪霜浸蚀以及人为的破坏,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边防要塞的雄姿已经荡然无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年在附近南梁农场的张贤亮,发现它的存在价值,认为它有一种衰而不败的雄浑气势和发自黄土地深处的顽强生命力。
到80年代,他第一次将镇北堡写进了他的小说《绿化树》,在书中称“镇南堡”,并将它介绍给影视界,电影《红高梁》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并荣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金熊奖》,从此,在这里摄制影视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
电影《红高粱》、《牧马人》、《黄河谣》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并获得国际大奖。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及同仁们创办的“西部影视城”,被称为“中国一绝”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基地。
镇北堡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城区西北郊区空旷的荒野上,距离银川市城区35公里。在银川市区的南关清真寺附近有直达影视城的中巴车,首班车7点左右,末班车17点左右,约十分钟一班,全程约1小时,车费8元左右。每年的4月底-10月底,在银川火车站和新月广场(北京东路新月广场公交旅游总站)开通直达影视城的旅游专线车,班次很多,交通十分方便。
喜欢电影的人,就想亲临拍摄现场,体验穿越时空,感受着不同的人生哲理。张贤亮是一个上海人,是一个去支边的青年,在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又是那个时代万人经历的故事,但那个时代的那几代人,其故事并不遥远,一些人或淡忘或留下,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经过那段时间的磨练,如何干好今天的事业,过好现在的生活。
由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它以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颇具特色的艺术构思,谱写了一曲人性美、人情美的颂歌,真切、内在、冷峻、深刻。千里之行去银川的目的就是奔张贤亮的奇迹——镇北堡西部影城去的。
镇北堡影视城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主要景点有明城、清城、老银川一条街等多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一座著名影视城。
来这旅游的人很多,当你看到电影镜头里的熟悉的场景,可能会把你带回到那个年代,那样会很有感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