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日霜降,俗话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 [复制链接]

1#

《霜降》——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气候特点

                

由于冻则有霜(有时没有霜称黑霜),所以把秋霜和春霜统称霜冻。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落;三候蜇虫咸俯。”

              

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

              

霜降养生

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

露水凝结成霜,

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养生专家提醒大家

霜降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饮食:补冬不如补霜降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干燥的气候最易伤肺,要多吃润肺蔬果食物,建议要以平补为宜,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米、栗子、秋梨、蜂蜜、淮山药、白菜、牛肉、鸡肉等。

二、起居:穿衣要保暖,早晨莫贪睡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时节,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

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但水温不宜过高。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但水温不宜过高。

三、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时秋高气爽,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因气温较低,最好等太阳出来或比较暖和的时候出门锻炼,如果活动量大出汗热了,应该解开衣扣,让身体慢慢降温。每次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

            

四、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

霜降过后,植物枯*,树叶凋零,触景生情,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可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天气冷了,

大家要注意保暖哦~

大家都在看

中秋快乐!问题来了:月饼要不要切着吃?

生活妙招教你五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