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莱阳聚焦眼镜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刘文斌讲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8498651.html

莱阳聚焦:眼镜的故事

文/吕立华

家住莱阳农村,*昏时分,当我看院子里的鸡全都没了头时,心不由一沉:完了,近视了!那是刚上小学五年级时。

医院,因为那时市面几乎没有什么眼镜店。眼科,闹闹哄哄,老人、孩子最多,几个医生护士不耐烦地大声叫嚷:“你得注意!再不注意眼就保不住了!”“下一个!下一个!”终于挨到我了,验光,填表,问:“配副贵的还是便宜的?”我爸犹豫了一下,医生瞅了一眼我身上洗得发白的粉色小袄,说:“配个便宜点的吧。镜片加框总共8块钱。”

从此我戴上了一副当今流行而在那时却极其土气的黑色塑料边框的复古眼镜。起初一戴就头晕,后来头痛,再后来就习惯了。这一副眼镜一直陪我上了大学,当所有的人见了我都提醒改换换样式了,我才在大二那年春节去城里一家大眼镜店配了我人生第二副眼镜。

其时生活已有好转,我爸大着嗓门朝店员喊:“拿副好看的镜架!”左挑右选了半天,似懂非懂地跟人讲了一箩筐废话,都快吃中午饭了,这才敲定一副金丝边框的眼镜,25元。出了店门,我爸悄声对我说:“合适!这样式的我打听过了,别人配的都是35块钱,咱便宜了10块钱!”想着这“赚”来的10块钱,我俩一高兴进了一家包子店,买了两块钱12个小包子,我吃了4个,我爸吃了8个。回家的路上,我爸说吃撑着了,直怨我不帮他多吃几个。其实,我知道他根本没吃饱,因为包子太小,一口一个,吃到第4个时我跟没吃饭一样,饿着肚子说我吃饱了时,我爸正慢吞吞嚼着第二个小包子。

工作后,结婚了,俩老师的日子虽说不上拮据,却也并不宽裕,早晚一忙起来就什么都不顾得了。那年正月初八就开学,极不情愿地一步三挪往学校走,东张西望间,只见马路边一堆鞭炮的红纸屑上有个粉红的东西,什么呢?想着时已走了过去,不会是钱吧?瞧瞧四下无人,我又折返回去走到近前一瞅:我的天,一张百元大钞!其时每月工资才三百多。那一天我心情特好,见谁都兴奋地主动跟人打招呼,上个楼都一步好几个台阶,没事时就不自觉地哼起小曲。夜里睡不着觉,盘算着这笔意外之财该怎么花,快天亮时决定,起床后立马去配副50元的眼镜,也让自己的眼睛奢侈一把!

事后冷静下来想想,这钱花得有点不道德,身为老师,嘴上讲着“拾金不昧”,私下却如此这般……好长时间,看着这副配的速度最快出手最大方镜边还印着花纹的眼镜,心里总不是滋味。

后来,教师待遇好了,工资涨了,房子有了,车子买了,便对这配眼镜的事不那么纠结了,但也没跟上流行的步伐,什么板材式复古式的,怎么看怎么丑,本来近视就是种病,偏偏戴上那么显眼的一副眼镜,让人注意是咋的?

或许随着年华流逝,心境渐趋平和,虽不至“一切如过眼云烟”,却对诸多身外之物不那么上心了。看着同事鲜衣怒马地显摆时,看着年轻人走马灯似地换电脑换手机换车子……我突然想起,我的这幅眼镜是那年配的?多少年没换了?

人生大抵如此,“换”是一种心境:生活所迫必须的,攀比心理驱使的。“不换”是另一种心境:固守清贫不改的,心淡意平无欲的,能够放下一切的。

清风正起,眼前的清平之景清晰可见——足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