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螃蟹团middot城事贺兰山下, [复制链接]

1#

银川晚报螃蟹团

wechat/p>

贺兰山下

易起共舞

    c-0.4,0.4-0.4,1,0,1.3c0.2,0.2,0.4,0.3,0.7,0.3s0.5-0.1,0.7-0.3l30.3-30.3C88.3,36.3,91.8,29.8,91.8,22.4z"fill="#">

2月13日下午,贺兰山下,一个穿着白衣的舞者在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前伫立,思考,放空。不一会,他开始进入场馆内,和其余四名舞者一起舞动,仿若与艺术馆内的画作、雕像一起共舞……整幅画面唯美、灵动,且具有禅意。

这是宁夏伽巴拉舞蹈剧场的舞者们在银川韩美林艺术馆呈现的现代舞作品《易》。演员们以韩美林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想为启发,用沉浸式体验演出方式,带动观众跟随舞者的运动轨迹观演,感受视觉艺术与动觉艺术的全新结合,在艺术的氛围下,虎年的春天开启了。

NO1

既有诗的韵味,又有舞的节奏

当天下午,从艺术馆一楼至三楼,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演出,舞者途经韩美林的作品《天书》、《瞬时与永恒》、《太阳峡谷》——岩画、《枯木逢春》、《战争与和平》最后到《红钢琴》。舞者沉浸式表演,通过身体动态语言与绘画、篆刻、书法等视觉语言融合,将动态与静态两种艺术形式有机连接在一起。观众的目光,一直跟随着舞者的运动轨迹,观看了一场舞者与作品的艺术连接。

在艺术馆,5位白衣舞者,用曼妙的身体曲线与书画中灵动的线条合辙,在不断的形体变化中,纵情地释放身体的能量,感受艺术带来的自由与随性之美。他们在不同的作品跟前,展现对作品的理解,一场力与美的释放,让整个现场既有诗的韵味,又有舞的节奏。

让很多观者记忆最深的是,舞者在韩美林的作品《天书》前的呈现。其中有一幕,舞者的身体如画中文字,舒展至极致。随后,宛如“太极”步伐一般的舞动,散发出一种强大的气场。“那一刻,我瞬间沉浸在这个由文字构成编织的意境里,被文化与禅意包裹。”一位观者如是说。

NO2

编舞,出于认同与欣赏

5名舞者来自宁夏伽巴拉舞蹈剧场,这是一支从事现代舞表演、创作的专业现代舞团体。而编舞者是剧场副总监、舞者张涛,以及曾工作于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者马特。张涛说,偶然几次机会来到韩美林艺术馆参观,非常喜欢,每一次观看都会被这里的作品打动,因为不同媒介的多元多变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气韵,“后来,我与艺术馆联系,并邀请好友马特,共同参与这次舞蹈的编排。”一个多月的时间,两人和舞团的成员一起编排舞蹈。张涛说,这次编排中受《易经》启发而展开创作,有一个原则叫做三易,三易分别是变易、简易和不易。

“易”起共舞

“在韩美林先生的作品中,就能看到这三易。其中‘变易’体现在,同一种事物却可以变化出许许多多表现手法。比如,你能看到作品中不同的艺术形式,如彩陶、书法与青铜器等等作品;而‘简易’体现在,这些事物源于中华大地丰富遗存,看似复杂深奥,却能够寻出其中精髓,以最简单和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易’是能够使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的‘精神’,即牛的耕耘的精神,就像韩美林先生对艺术的精神与纯粹,一直没有变过。”

NO3

每一个设计,都有寓意

在表演中,舞者们用富有力量与节奏感的身体语言,在变幻与动感的韵律中尽情舞蹈,肢体有力,情感浪漫而真挚。而每一个设计,张涛和马特都在反复观察韩美林的艺术作品后,加入了不同的巧思。张涛说,“我希望找到一个点,让大家都能看懂艺术作品,也能看懂舞者的内心。”

马特说,开头一幕,其实设计成了一个有点超现实的舞,“张涛站在贺兰山前静默,希望向观者传达一个概念,远处的山,看着很近,却离得很远。”他们还设计了一个在残缺雕像前的舞步,几位舞者缓慢行走,“这就像人生,很多真实事物其实是残缺的,而更完美的美,在于人的想象。人们一直在缓慢地行走,追求,走向衰老。我们不知道走向哪里,但一直要走下去。”一位舞者还顶着一个竹竿,在身体的平衡中呈现出诗般的意境。张涛说:“这里是想表达一个平衡的概念,寓意人生处处需要平衡。”

最后一幕,5位舞者在艺术馆的红钢琴前舞动,四周散落着气球,他们与气球共舞,并邀请一些观者一起舞动。在这一幕,张涛和马特说,他们想表达的很简单,“艺术的背后还有活生生的人,我们想在这里,和观众有一个情感上的链接。”

冯元春文章

编辑

刘文静

值班主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银川晚报螃蟹团

银川晚报螃蟹团

带你发现更多美好生活

螃蟹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