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楼市*大大
楼市调控的头号“优等生”长沙,崩了!
过去一年,长沙的房价表现,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定睛一看,新房价格环比竟然已经连涨12个月。
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国家统计局
过去一年,深圳被打趴下,杭州被摁住摩擦,广州、合肥、武汉瑟瑟发抖,没想到长沙却“蹦跶”了起来。
据媒体报道,长沙目前已经有楼盘突破2万限价,直冲2.5万。总价高达万,不输广州一套豪宅。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实上,长沙对土地财*的依赖度超过想象,去年卖地收入亿元,创近十年新高。
难道放眼中国,真的没有一座城市压得住高房价?
一
长沙,一直被称为“让炒房客有来无回”的城市。
甚至还曾因房价不涨,引发过市民投诉,惊动了市领导。
早就有很多长沙市民,对自己城市的房价“不满意”,觉得涨得太慢了!
去年,专门给长沙市长写了封信《凭什么让长沙市民承担高房价地区的输入性通胀?》,吐槽房价太低。“长沙的房价为什么不能涨起!!!”
的确,现在买入一万五,5年后卖出一万八,除掉利息和各种手续费税费,还亏了。
要是去长沙以外的城市买房,特别是一线城市,还要倒贴几百万。长沙的孩子们,走出去怎么办?家长们难免担忧。
不过对此,长沙主*者的态度很坚决。
早在年,当地一把手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就表示:
长沙坚决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对土地财*的依赖,走出一条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初,主*者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态度依然没变:
房价我们会继续管控好,让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子。
看来,楼市调控优等生长沙,要平衡好发展城市、吸引人口、提升市民资产的几个难题,并不容易。
但现在,那位投诉市民的愿望,似乎真的要开始实现了。
二
过去一年来,长沙的新房价格压根就没跌过。
国家统计局70城数据,从去年12月到今年11月,长沙新房价格环比都在涨。最高环比涨幅近1.4%,最低0.2%。能和长沙一样保持涨势的,也就只有北京、上海、西安、银川和三亚。
长沙新房环比连续12个月上涨/数据来源:中国房价行情网
其实,如果排除零星几个月的下跌,长沙新房价格环比已经涨了三五年。
别的城市,包括深圳、东莞、杭州、合肥,即使楼市大热,涨跌都常见,但长沙几乎是一直涨。
甚至!如果只看5年的涨幅,你根本分不清是长沙,还是深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长沙新房价格环比年同期涨了53.7%,和杭州(54.1%)、深圳(57.4%)打成了平手。
12月初,长沙河西某楼盘开盘,单价2.36万起,突破了2万的限价,总价最高万元,可以在广州买套豪宅了。
二手房方面,长沙好的地段同样价格不菲。
11月,当地二手房均价1.14万元/㎡(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在全国多个城市里排第64位。环比、同比涨幅分别为0.88%和0.08%,几乎没涨。但一些小区和板块的单价高得吓人。
八方小区,离市*府、长沙市实验小学和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等名校近,典型的二线城市香饽饽,去年一套法拍房的单价,已经去到3万8,总成交价超过万元。
长沙房价第一梯队的板块——梅溪湖,二手房也要两万多三万,总价三五百万甚至千万。
三
为什么长沙的新房涨个不停?直观的印象是,地价一直在抬升。
长沙新房属于*府限价。此前,长沙明文规定,新房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平均利润率为6%~8%。
成本里最大的一块,就是地价。这几年,长沙的地价一直稳涨,楼面均价从最开始的两千多涨到如今的四千多。
今年上半年,楼面价环比涨幅明显。第一次土拍,33宗地熔断和溢价成交的有14宗,占了近一半。开发商都抢着出手。
从下图可以看到,楼面均价一举突破了4千。
来源:克而瑞
地价稳涨,新房限价能不提高吗?
我算了一下,长沙下列热门板块-年的最高限价增幅,分别为15.07%、5.67%、2.54%、2.32%。除去第一年(样本较少),其他三年的平均增幅都较低,新房价格涨得很稳。
-年10月长沙部分板块最高限价变化趋势/数据来源:克而瑞
况且,长沙新房的供应拿捏得相当好。年至今,市场几乎都是供不应求,限价的房子也卖得很不错,销售兴旺。
来源:克而瑞
此外,从产品角度而言,长沙新房正从刚需盘为主,转为改善型市场。这也在无形中抬高了房价。
年到年,长沙几乎没有高端盘。年甚至连中端盘也没有。
来源:克而瑞
克而瑞统计:
年,首开限价由于整体限价在万元以下,市场仅支持打造刚需项目;
-年,限价逐渐突破、元/㎡,开启中端限价市场;
-年,限价突破元/㎡,高端限价项目开始落座长沙;
以前的户型,讲究面积充分利用;现在的户型,开始有了平以上的大平层。
经过5年的演进,长沙的新房产品更加多元化,价格也就节节攀升。
四
所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长沙的二手房却不温不火。
看数据,这几年长沙二手房价格几乎没有涨。只有少数优质二手房,才能卖得好。
这是因为,长沙人都在扎堆买新房,已经拼尽了洪荒之力!
今年5月,长沙有名的高端改善板块滨江某盘,就出现了坐轮椅抢房的“盛景”:
只见多名坐着轮椅的老人,正在售楼处等待摇号。据说那一次,最年轻的购房者70岁。
图源:网络
没办法,想要在热门楼盘摇上号,要么是高端精英人才,要么是50年以上的老土著,其他人免谈。
看见轮椅明晃晃的反光了吗?那是老人用鄙夷的眼神告诉你:
这盘,轮不到你!
同时,严格的限价和成本管控,也带来了一些衍生问题。不少市民吐槽过:长沙的房子质量真差。
前段时间,长沙某小区一栋三十多层高的住宅楼,肉眼可见一条将近五十米长的巨大“裂缝”,从顶端一直蔓延到四楼,看起来极为骇人。
裂痕还不止一处。结果开发商来了一句:这是无害裂缝。
真能把人气笑了。
长沙天心区某楼盘,本来说要在小区建人工湖,结果桥有了,流水变成了蓝色的塑胶。小区业主称,智商受到了侮辱。
出现类似粗制滥造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是,严格限价锁死了房企的利润空间。
一边排队抢房,一边吐槽房子质量,这样的撕裂感,恐怕也只有长沙买房人才能体会。
冰与火的煎熬,真是太不容易了。
五
煎熬背后,其实也是长沙楼市的命门:
限价是强管控造成,必然也要服从于管控者的目标。
对*府来说,面临财*增长、城市发展的需要,想卖出更高的地价,那么限价就不得不跟着水涨船高。
长沙是个高土地财*依赖度城市,去年卖地收入创十年新高。
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长沙市民仍然是幸福的,买房比较容易。房价收入比6.2,几乎是全国最低,工作几年就可以还清房贷。正因如此,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有道理的。
不过,这座城市也同样面临着发展的烦恼。
在知乎问题“从一线城市回长沙工作是怎样一种体验?”下,最多的回复是:
工资低;
好岗位非常少,除了销售还是销售;
考进体制,竞争压力非常大;
优质企业少……
甚至在最近茶颜悦色事件中,也能看出一丝端倪。虎嗅的文章提到:
-年,茶颜悦色老板吕良打算进行互联网转型,但长沙互联网人才“极度贫瘠”。他联系到一些优秀人才,但这些人不愿意去长沙工作。
即使“茶颜工资争论事件”发酵后,员工也没有大规模离职,部分岗位反而满额应聘。
因为在长沙,应聘者的就业选择并不多。
长沙制造业虽然有完备的产业链,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核心零配件依赖进口,容易被“卡脖子”。
同时,长沙现代服务业并不发达,特别是金融业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完全不够。
这样一来,长沙抢人呈现两极分化:只有少数明星企业,如中联重科、三一重工能吸引高端人才,再就是普通技术工人。
想让学金融或者计算机的朋友去长沙工作,机会就少得可怜了。
六
从根本上来说,长沙仍然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人口吸引力十足。
年,长沙GDP突破万亿,去年达到1.21万亿元,排在全国第15位,实际增速4%。疫情肆虐,前15名里增速比长沙高的,只有南京。
近十年来,长沙常住人口规模增长万人,排在全国第八位,甚至超过武汉、佛山、苏州等一大波城市。
或许,长沙的年表现,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
只要城市蓬勃发展,房价始终会水涨船高,或早或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