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么难,我该怎么办南边文化艺术馆 [复制链接]

1#
北京扁平疣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

/我似乎更有理由成为

理想中那个捕捉灵感的孩子/

文丨丁丹雅

是南边告诉我,生活没有苟且,只要心怀光亮,哪里都是诗意的田野。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大一上期,我和舍友子姝偶然看到南边的征文消息后,一起参加了比赛。当时并不知道,在小心翼翼点下“发送邮件”的那一刻,便打开了一场与南边绮丽的旅行。在收到南边会员邀请时,我刚体测跑完米,精疲力竭的一瞬看到了一束从梦想照进现实的光,那种激动的感觉让我想继续跑一圈。

成为南边会员后,我似乎更有理由成为理想中那个捕捉灵感的孩子,在风中捕捉生活中跳跃的诗意,将它化为文字,化为闪亮的星。平凡的日子里,写下一首小诗或是一篇散文,将它发送给南边时就像一位旅人将写好的信寄给远方的故人。每当听到邮件回复的“叮咚”声时,都可以欢喜半天。是南边告诉我,生活没有苟且,只要心怀光亮,哪里都是诗意的田野。

细雨微落,你是蓉城七月柔情的诗篇。年盛夏,收到南边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论坛的邀请函时,欢喜之情难以言表。当时组委会说有才艺的作者们可以准备节目,喜爱竹笛的我不假思索地报了名。

湿润的南方总是多雨,而连绵的细雨似在诉说无尽的故事,我便想以一首《雨碎江南》来作为表演曲目。高峰论坛结束后的晚宴上,演奏之初略感紧张的我看了下台下,只见文友们都以支持的眼光鼓励我,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了感动。看着窗外的连绵细雨,我便随着雨声沉浸在自己的笛声里。演奏完毕,文友们都很喜欢,其中一位朋友激动地对我说“我记住你了,带着你的竹笛明年大家一定再见哦!”

是的,年我们都会准备得更好,只因南边有子期般的雅识,山高水长,唯愿高山流水共曲和知音。

丁丹雅,宁夏银川人,长河诗社第三届签约作者、四川文理学院月华诗社副社长,曾获南边文艺年青年作家采风笔会三等奖、首届全国高校联合征文大赛优秀奖等。作品散见于《少年文艺》《做人与处世》《课堂内外》《银川晚报》《洲河副刊》《文汇报》、南边文艺网等。曾受邀出席第二届全国青年文学高峰论坛并作“在真实中追求文学之美”主题发言。

南边文化艺术馆第五届扶持作家

届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

/这么难,我该怎么办?/

文丨李江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我做一篇稿子的时候,脑袋是懵的,甚至连连想放弃。这么难,我该怎么办?

从成为一名南边会员到实习编辑,差不多已过五个多月。时间虽不长,但南边让我从一个无人发掘的小卒,成长为一名线上编辑,实属不易。

因为刷微博而与南边相识,南边的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在南边招募线上编辑的机遇下,年9月28日,我入选南边文化艺术馆线上编辑,那一晚上,我感觉我没有睡着,我在想我以后的工作如何开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我做一篇稿子的时候,脑袋是懵的,甚至连连想放弃。这么难,我该怎么办?不过幸运的是有元老级的大佬引导我们,编稿子的过程中,主编的悉心指导,让我感受到了南边的温度。就这样,就这样我编辑的第一稿子、第二篇稿子接连发布。

现在,我基本上可以进行稿件的初步编辑了,年我被评为南边的优秀个人,这对我来说,是南边文化艺术馆对我最大的认可。我,李江涛,一个在笔尖上行走的体育人,我会继续努力的。

李江涛,生于年,现就读于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体育系,

南边文化艺术馆届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