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扎根闽宁镇追寻理想光芒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4/12/23 15:34:00

王凤欣直播带货。

放弃优越的环境,选择背井离乡奔赴大西北;放弃高校科研院所的稳定工作,选择奉献他乡逐梦乡村;放弃地产巨头企业的高薪诚邀,选择田间地头扶贫车间……这是80后女博士王凤欣的选择。

带着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霸”光环,王凤欣义无反顾应招进入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选调生队伍,服从安排扎根在了永宁县闽宁镇。一颗耕耘黄土地的赤子之心,让这位80后女博士的青春色彩斑斓、重比千金。

奔赴大西北——女博士来到移民村

年7月,31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女博士王凤欣走出无数人为之羡慕的百年学府,出乎意料地将人生轨迹定格在了大西北。

永宁县闽宁镇是王凤欣奔赴大西北、扎根黄土地的第一站。9月的闽宁镇天高云淡。王凤欣清楚地记得,到岗第一天,副镇长一股脑地把一大摞经验材料放在她面前。“提炼总结出一份闽宁镇的脱贫致富经验……”副镇长的声音严厉急促。突如其来的任务让王凤欣有些猝不及防。写了无数篇科研论文,坐了十几年研究冷板凳,第一次接手总结报告让王凤欣怔住了。庆幸的是,多年的学术研究功底还在。王凤欣研究了不少总结报告范本,翻阅了副镇长交给的一大摞工作文案,终于在截稿前交上了一份缜密详实的经验总结报告。

领导干部们向这位年轻的女博士投来认可的目光。离开书山学海,投身乡村一线,年轻的王凤欣很快就熟悉了基本工作。推行建档立卡贫困户EP量化管理工程,各个村建起积分超市。王凤欣早出晚归跑遍了闽宁镇的所有村落,从积分超市上墙广告到公岗设置,从货品对接到积分核算,王凤欣事无巨细。

移民村里比拼勤劳致富、技能提升、环境卫生、良好家风的氛围伴随积分超市的建设日渐浓厚。开展农村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兜底工作,王凤欣和同事们没日没夜地整理调查信息,用3个月时间走村入户、地毯式摸排,为66户兜底户送去了基本生活保障,让兜底政策真正用在了刀刃上。由王凤欣草拟的闽宁镇兜底保障方案成了全区亮点,移民村的贫困乡亲生活有保障了。

移民村里来了个女博士,脱贫攻坚一线有了新面孔。吮吸着泥土的芬芳,乡亲们的冷暖时时揣在王凤欣心上。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女博士背后有位强大伴侣

王凤欣不是只身一人奔赴大西北,和她并肩作战的还有爱人赵鹏。怀揣相同的志向,二人博士毕业一同应招进入选调生队伍,一同扎根到了脱贫攻坚一线。“我在闽宁镇,他在固原市隆德县杨河乡杨河村驻村。他的工作环境比我艰苦很多,他给了我很多精神力量……”说起爱人赵鹏,王凤欣一脸的甜蜜。

在杨河村驻村,赵鹏1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每天午饭后雷打不动的问候和晚上例行的视频通话,成了两口子生活的日常。王凤欣也曾为这样的异地生活苦恼,但听到爱人口中兜底户的穷苦生活,她一次次昂起胸膛、埋头苦干。

“天太冷了,我住的地方白天是办公室,晚上是卧室。我们给自己搭了一个简易洗澡间。冬天没有暖气烧炉子,为了防止煤气中毒我们大冬天都敞着门……”听着赵鹏讲述艰苦的驻村环境,王凤欣心疼不已。与爱人相比,王凤欣的工作环境好极了。看到赵鹏克服困难为乡亲们搞产业谋发展,王凤欣对爱人的仰慕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自己每天走村入户的路途。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让年轻的王凤欣奔走在脱贫致富的乡村小道,越走越稳越走越快乐。每月一次的小聚,二人最快乐的事就是游走在银川的大街小巷寻找美食。

一年多时间,王凤欣在闽宁镇的同事朋友也成了赵鹏的同事朋友。“没想到我的朋友同事成了他的帮手,他悄悄组了个群,一起在镇上为我举行了求婚仪式。把我感动得稀里哗啦……”回忆起闽宁镇上的这场特殊求婚,王凤欣至今激动不已。

离乡亲们更近——女博士搞活乡村文旅和教育

去年9月,王凤欣从闽宁镇扶贫劳务站调整到原隆村任副书记。离乡亲们的声音更近,离扶贫车间更近,王凤欣把目光聚焦在了文化和教育工作上。

“原隆村移民大多来自隆德县,隆德县本来就是文化之乡,我相信原隆村里一定能挖掘出很多文化元素。靠着文化火种,我希望乡亲们可以有新的产业和收入。”王凤欣告诉记者,在原隆村她挖掘了不少民间艺人。有了这些民间艺人,移民村里不仅建起了巾帼扶贫车间,还有了自己的秦腔大院和皮影工作坊。扶贫车间的软陶、刺绣、布艺等持续热卖,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和参观考察团。移民妇女在扶贫车间里不仅跟着非遗传承人刘亚明学到了非遗技艺,还在家门口成了网销达人。

“秦腔大院的魏国泰老师是个热心人,他带着乡亲们唱秦腔,村里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还有赵增涛老师,他让游客来到原隆村有了逛头有了去处,他的皮影工作坊还上了央视!”说起村里这些文化名人,王凤欣滔滔不绝。在摸排挖掘了村里的文化元素后,王凤欣想尽办法帮大家伙搭建平台、筹集资金、吸引客源、提高知名度。看到村里的娃娃们音标基础薄弱,王凤欣想办法从母校联系了远程教育资源,让孩子们通过网络补上了音标基础课;发现村里孩子考上大学了,王凤欣第一时间联系业内专家在村里开启了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大学启蒙课……“咱村里这个女博士了不起,为咱们孩子办了这么多事!”乡亲们私下里为这位女博士点赞。

寒来暑往。来到闽宁镇快两年了,王凤欣学会了一些方言,爱上了村里的手抓羊肉。不知不觉中,外乡来的女博士已经成了半个闽宁镇人。在这里,王凤欣不仅收获了乡亲们的赞誉,也收获了俯身乡村热土的成就感。这是她珍藏一生的宝贵财富。

记者陈玲文/图

本文来源:银川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扎根闽宁镇追寻理想光芒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