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全国科技工作日即将到来之际,银川市科协推出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展播系列,本文分享关于郭钧锋校长及其团队的故事。
郭钧锋,女,53岁,中共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现任银川市第十八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西夏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委会常务委员,全国“思维发展型课堂”学校联盟专委会成员。
她投身教育三十一年来,身份虽然变了多次,但是热爱教育的初心不变,对教育的激情和理想不变。先后被评为银川市十佳校长、银川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西夏区优秀支部书记、西夏区三八红旗手、西夏区优秀校长、西夏区最美劳动者,主持课题“思维训练提升师生学习力”获自治区三等奖,全国化学竞赛园丁奖。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的逐步深入,作为一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科普科技教育指路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她努力践行“打造精良的教师团队,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办学理念,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创新素养教育。
提出“用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把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家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积极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教育,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的素质教育及科技创新教育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成就一所好学校,校长这位“掌舵人”必须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在郭钧锋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加入全国“思维发展型课堂”学校联盟,开设思维训练课,有效提升了师生思维品质。
成立了科技创新教育领导小组及“科创中心”,自筹资金建立实体机器人、航模专用科技创新实验室;“科创中心”具体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和实践,建立由物理、化学、生物、美术、信息技术教师为主组成的科技辅导员队伍,组织辅导员老师参加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科技创新教育培训、科学探索、学术交流和教研活动。
研究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促进科技和教育的融合,推动学校走科教兴校之路。
郭钧锋校长不仅是好的“教练员”,还是好“运动员”。她以学校课程发展规划的落实为契机,带领团队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星期五下午时间,在七八两个年级集中开展实体机器人、虚拟机器人、航模及海模、葡萄酒酿造、无土栽培、牛顿小车WISE项目课程实践与探索等科技创新活动。
以此为基础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并把成熟的校本课程运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活动,增强了动手能力,活跃了思维,促进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为更好的有序开展学校科技教学工作,郭钧锋校长每学期都结合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制定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计划,积极参与开展科技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科普活动周”、“科技节”、“科学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邀请科技专家、院士进校园,进行科普宣传讲座,开展3D打印技术普及教育,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绘画、科技创新手抄报比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市县组织有关科技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科技教育。先后有30余名学生在区、市、西夏区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纸桥过车”、虚拟机器人、实体机器人、科学幻想绘画等项目中获得一、二等奖,多名教师获优秀辅导教师,学校比赛中多次获得活动优秀组织奖。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郭钧锋校长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防疫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自2月2日以来,她带领学校教学管理干部研究制定《银川十八中空中课堂教学方案》,集全校优质教学力量组织成立教学服务团队参与空中课堂的集体备课,随时掌握空中课堂开展情况,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学生上线情况和学习困难,并及时有效加以解决,保障网上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疫情期间,学校扎实有效的在线教学,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
选自:银川科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