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据“银川发布”消息,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目的是为了加强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工程建设,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防范交易风险。
《办法》指出:
商品房预售资金直接存入项目监管账户,房地产开发商不得直接收取任何性质的房价款。购房人也应当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交款方式及时限,将房价款直接存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中载明的监管账户。监管银行核实缴款信息后,向购房人出具缴款凭证。
这意味着房地产开发商面临更加严格的房地产监管政策,而且无法在预售端操控资金,所以预售资金一旦进入监管账户后只能听从银行规定使用。
什么是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为什么要开立监管账户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是指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银行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实施第三方监管,房产开发企业须将预售资金存入银行专用监管账户,只能用作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使用。
在房地产预售制的规定下,房地产企业在拿到一块地块后,首先应该向当地住建部门和国土部门申报备案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在获得立项批复后,再向银行申请开立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预售款被挪用(这是人行、住建局、银保监三大部门的规定)。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以小编这边的银行为例,虽然明面上房地产开发商按照规定开立了监管户,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盈利,所以难免会和房地产开发商“沆瀣一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房地产开发商开通“绿色通道”,在关键时刻放款监管户的监管要求,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支付便利。
所以,银川此次新规真的算是破天荒地“放大招”,直接切断了房地产企业接触预售资金的机会,防止资金被挪用,保障了购房者的切实利益。
直接受益:防止楼盘“烂尾”
如果要说此项政策的真正利好之处,那就是防止楼盘“烂尾”。
在现实生活中,房地产开发商拿着前一个楼盘的预售资金去开发下一个楼盘的案例数不胜数,或者说几乎全部房地产开发商都是这样干的,这样极易导致楼盘“烂尾”。
那么此项新规就是瞄准了房地产开发商的“痛点”,直接制止了此类行为的发生。
数据显示,年9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76个,较上月减少13个。强制,银川上涨1.53%,排全国第一,由上月的12名上升至第一名!
相信在此次银川的新政实行之后,全国各地或将纷纷效仿,届时房地产开发商就真的只能“乖乖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