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子,80后是比较具有发言权的群体,自年房改年以来,房子被赋予上无法摆脱的金融属性,在买房时,不再把房子当作普通的居住品,还会夹杂着投资属性,不过房子既然具备金融属性,那么价格也不会朝单一趋势发展,有跌有涨才是常态,比如云南昆明某楼盘,原价1.6万元/平方米的房子,现在部分价格下调至1万元/平方米,同一周中,时间不同,价格相差40%,售房部给出的解释是限量特价房,虽然给出了解释,但是对于购房者而言损失是相对较大的,所谓特价房,特价之处其实并不在于楼层和户型,而是在于特殊的价格,为什么要做特价房活动?显然是房子销量不佳,需要降低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以此促进资金回笼,这对前期高价购房的朋友而言,无疑是一大贬值潮的降临。
然而,在一部分城市中,房价并没有让购房之前“失望”,据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8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显示,8月份重点监测的65个城市中,新房均价1.7万元/平方米左右,新房和二手房均有27城房价环比上涨,虽说整体而言楼市有降温趋势,但升值潮依旧在部分城市中若隐若现,尤其是那些产业链完成、经济增速较快、人口基数较大、人口流入较大的城市中,房产升值潮更加明显。不仅如此,从国家统计局整理出70城房价数据显示,同比涨幅最大的有银川、广州、徐州、重庆等,这些城市中房价同比上涨幅度均超过8%,跑赢经济增速。
毫无疑问,贬值潮和升值潮每时每刻都在全国上演,有的城市因为房价过于虚高,适当贬值情理之中,而有的城市因为调控比较严格,稍稍政策放松一下,房价就可能发生反弹,之所以市面上的房产波动趋势不一样,与因城施策的调控方式不无关联,对于“因城施策”,北京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赵秀池曾给出过解释,她说因城施策需要地方落地主体责任,只有地方管理才对当地情况了解和熟悉,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出台不同的调控政策,转眼间,自提出“因城施策”概念提出已有5年之久,部分城市的调控依旧不够明显,央媒经济日报在报道楼市中首次提及道:对楼市调控工作不力、市场波动大的城市,要坚决予以问责。说明过去部分城市的因城施策可能只是在做面子工程,并没有落实到实处,而这一部分城市或将承担调控不力的责任。
事实上,共同富裕不仅仅在生活水平、收入中,房地产的“共同富裕”也在形成,与其说是共同富裕,倒不如说全国楼市“一盘棋”,不妨看看全国楼市“一盘棋”有哪些趋势:
第一、楼市的核心价值是居住,并非过重的金融属性。
众所周知,房子的核心价值是脚下的土地,房价卖得越高,证明土地成本越大,土地价格贵了,意味着ZF赚得更多,那么为什么不能让房价随市场自由变动呢?
其实可以从房地产发展看出,之所以房地产能发展得如此之快,大部分功劳在于城镇化和棚改,棚改直接拉动房地产快速发展,然后吸引市场资金从各个渠道流入到房地产中来,随着流入到房地产中资金越来越多,到头来发现房价涨不上去了,需要更多资金流入到房地产中才能继续保持房价上涨趋势,这在美国、日本中曾有一段“反面教材”的历史,当年的日本,因广场协议导致日元贬值,进而导致个体资金过度流入到房地产中,最终形成楼市泡沫,在没有更多的需求去支撑楼市时,泡沫很容易不受控制而破灭,美国年的次贷危机,主要原因在于对金融监管不力,对居民杠杆控制不够稳,最终也作用到楼市中来,泡沫再一次破灭。
所以说,楼市的核心价值并不在金融价值上,而是在居住性能中,再值钱的住房,随着时间流逝,钢筋混凝土终极会越来越不值钱,房子本身并不具备投资价值,只是炒作的人多了,表面上让房子值钱罢了,可以说,失去“物以稀为贵”准则的任何物品,都没有投资性能可言。
第二、调控方式趋于全国化,楼市的调控范围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蔓延
调控是确保楼市健康发展的一大利器,与国外资本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楼市调控有着良好的正面效果,首先是将“房住不炒”作为楼市调控的主基调,并将会成为长期性的调控方针,随后才是因城施策,可以确切地说,任何城市中,调控都离不开房住不炒。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存在着诸多全国性的调控政策,比如住建部发文表示,未来五年将严格控制大拆大建,又比如将各大银行按规模划定档次,将对应档次的银行设立房地产贷款和个人购房贷款占比上限,再比如为二手房市场开设“市场指导价”模式,通过一系列方式将楼市温度控制在常温状态,不仅如此,楼市调控还有着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蔓延的趋势,无论是限购、限售或首付比例方面,还是补齐“假离婚”等炒房漏洞方面,都在逐步形成全国楼市一盘棋的局面。
第三、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缩小是楼市“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发布的《年8月全国80个万元房价城市排行榜》数据显示,上榜的80个城市虽然房价都上万元,但是其房价之间的差距并不小,比如深圳平均房价七万元/平方米,北京只有六万元/平方米,是烟台、三明、黄山等城市房价的7倍,从整体房价分布来看,苏浙两省房价上万的城市达到24个,房价虚高的城市也集中在这两个省份中,并且,这些房价超过万元的80个城市中,有37个城市房价上涨,按照房价收入比正常值(4—6)衡量,没有任何一个超过万元的城市房价值得上涨,也侧面说明房价仍在脱离合理房价收入比水平情况下逆势上涨是很畸形的,对此不少专家也建议调控应该重点“关照”这些房价破万的城市。
随着全国楼市调控趋于“统一化”,无房者或将有福了,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城市房价收入比较高,在调控的加持下,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了,随之而来的是房企迎来以价换量的时代,不排除房价会有所下滑,另一方面方面房子的金融价值正逐步减弱,未来购房者买房更多的是居住性,房地产的营销空间有限,也导致房价上涨的动力不会很足,那么,房价稳中有跌或成长期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