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其旅游目的地,银川这个地方是不会出现在大部分人的行程中的,之所以不起眼并不是他有多么的逊色,而是因为他很小。宁夏是中国第三小省,如果只算内陆省份,那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小,比起他的三个邻居,那他只能算是“不起眼的小地方”,最小的邻居陕西的面积是其3倍还要多,更别提广褒的甘肃和辽阔的内蒙古了!当人们拿出中国地图,一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被人们一略而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地方小归小,但是银川的旅游题材,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曾是西夏王朝的首都。地处中国西北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银川自古就有“七十二连湖”之说,有自然湖泊近处,面积公顷以上的湖泊20多处。很多不了解银川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惊讶于这座地处西北的城市竟然有如此多的湖泊!这颗“塞上明珠”真真藏了一个“塞上江南”。这里不光有底蕴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独特的西北黄河文化、富饶的地产更是私藏了美到不可方物的自然美景。活脱脱一个大江南。
鸣翠湖
鸣翠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最美中国特辑”评选为国内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鸣翠湖被形容为银川的前厅,观赏价值并不亚于名声在外的沙湖。春夏时节,鸣翠湖上下一片翠绿,近亩的荷塘是湿地的点睛之笔。最美的时节当属秋季,枯黄的芦苇在斜阳中一片金黄,颇富诗意。
鸣翠湖拥有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公园内的植物和鸟类都超过百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0余种,有白尾海雕、黑鹳、中华秋沙鸭、大鸨等一级保护动物。这里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银川之肾”、“城市绿肺”,西依巍巍贺兰山、东临滔滔黄河水,总面积0多公顷,是银川市最大的湿地。
河道蜿蜒曲折,依山偎桥,穿街过巷。这里既可观赏景观大桥、文化广场以及现代文明的建筑群,还可体味亭台楼阁、江南烟雨般的西湖美景。来到这里原始气息的湿地风光扑面而来时,千顷蒲苇吐翠,万只水鸟飞鸣,荷花争香斗艳,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你不得不为这里的美景而惊叹。湖中有自然植物种,鸟类种以及大量的昆虫和水生物资源。每年春夏季节,数十万只鸟类在这里繁衍栖息,是西部地区一处具有湿地保护和旅游观光共享的处女地。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是贺兰山的核心景观之一,这里抬眼便见贺兰山,它苍莽挺拔,高耸入云,山顶的贺兰残雪向旅行者们发出不可抗拒的召唤。贺兰山景观以雄浑苍凉著称,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与古代草原民族文化相融相生。
贺兰山山体的主要构成是大块而坚硬的岩石,许多地方植被稀少,而苏峪口生长着很多茂密的植物,使得这里的自然风光更具活力。欣赏苏峪口山景,需要居高俯视,放眼四野,危石跌宕,古松立岩,弥漫着一股粗犷彪悍之气。樱桃谷是必游景点,其长约0米,因山谷内遍布野生樱桃、山杏等植物得名。樱桃谷春生百花,夏结硕果,在常年风沙肆虐的西北是一处难得的景致。
沙古渡(月牙湖)
黄沙古渡最大的看点是自然风光,2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湖泊等景观,是国家4A级景区。这里的主要景区有3处,即黄河湿地公园、古渡口和月牙湖。
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拥有西北罕见的城市湖泊。公园东靠唐徕渠,南临宝湖路,北到铁路线,西到正源街。宝湖总面积82.6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8公顷。无论是欣赏湿地景观,还是观鸟、垂钓,都无需到更远的景区,市内的宝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便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傍晚时分来宝湖公园,此时鱼类在浅水区活动频繁,也正是水鸟觅食的最佳时机。
丰厚的历史人文也不能少,因为他们是城市的性格……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是衔接欧亚大草原的重要山脉,自古以来便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地区。东胡、羌戎、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南北朝向的贺兰山上,分布有许多古岩画,这些岩画分布的范围主要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宁夏银川的贺兰山东面的山坡上,岩画由西北游牧民族创作,贺兰山因此也被视作游牧民族的画廊。游牧文明不像农耕文明那样有大量的古代文明遗存,也很少有独立的文字可以记述历史,因此每一件有形的草原文物都显得弥足珍贵。
世界各地的古岩画有很多共性,大都可以作为艺术品欣赏,岩画集中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贺兰山东麓的岩画分布较为密集,在已经发现的27个沟口中,集中了幅画。贺兰山岩画的主要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比较具体的场景有狩猎、放牧、战争、祭祀、舞蹈等,人面图案和虎、豹、狼、驼、牛、马、羊、犬等动物图案也较多。通过这些岩画可以对远古的游牧、祭祀、舞蹈等场景进行还原,是研究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诸方面的活化石。
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古称百寺口,因传说这里曾有座寺庙而得名。西夏时期推崇佛教,大批佛塔佛寺盛极一时,拜寺口现存的两座高塔即西夏遗存。拜寺口曾是西夏皇家寺院的所在地,现仅存双塔。双塔位于拜寺沟北侧的山坡上,两塔东西相对。
在我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塔式建筑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数量稀少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宁夏境内的古塔并不在少数,但像拜寺口双塔这般既年代久远又华丽美观的,很少能与之相媲美。
滚钟口
滚钟口是贺兰山古来有之的胜景,山口中有一名为钟铃山的小峰,形似古钟,故得名滚钟口。西夏雄主李元昊的行宫曾位于此处,明清曾在此大兴庙宇,旧址处散落着大量西夏和明代的琉璃、砖瓦和器物残片。贺兰山曾爆发的山洪冲出了公斤的西夏钱币窖藏,可见滚钟口的山石下还埋藏着许多考古之谜。
滚钟口在当地俗称小口子,这里的山口不如贺兰口、苏峪口宽阔宏大,但几处观景台也有很好的视野,登到高处,远眺银川平原,但见天地苍黄。
西夏王陵
年一支部队在宁夏贺兰山脚下,偶然发现了一些陶器和方砖,考古人员马上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不久,人们在贺兰山下的戈壁上发现了一个个大型的土堆,它们像一座座的黄土金字塔兀立在苍穹之下。研究发现,这里竟然是被大漠风沙掩藏了近千年的西夏王陵墓葬群。时间追溯到年蒙古铁骑吞并西夏的战争中,西夏王陵建筑群遭到毁灭,地面建筑被破坏殆尽,地宫也被盗掘。此后多年,贺兰山下的荒冢残堆被世人遗忘,直至年才被考古人员发现。
这一带的墓葬相当密集,在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10公里的范围内,共分布着墓葬多座,其中有9座高大的土堆,被置于不同的地面建筑群之内,被确认是9座西夏国帝陵。近观王陵,高大的土堆在风沙千百年的侵蚀下已经残损,有一股藏不住的浑朴雄厚之气,贺兰山下苍凉肃静的荒野成为其绝佳的背景。西夏陵景区内分布9座帝陵和座陪葬墓。游客可以参观的主要景点有西夏博物馆、艺术馆、西夏碑林和三号陵园、双陵等。
三关口明长城
三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在关口处可看到残断的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而设的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在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原本建有关隘。据载,明嘉靖十年宁夏佥事齐之鸾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
嘉靖十九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的长城。头道关关墙南北与长城连接,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自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三道关东距二道关4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陡壁峭,仰望山峰巍峨,下视谷底险峻,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南关清真大寺
宁夏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址在南门外,后迁至城区南关。现存的寺院格局是年后重建的,主要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与之前的中式传统建筑大相径庭。
南关清真大寺是我国清真寺建筑的基本范式之一,宁夏所见的大小清真寺,外立面大都采用这种建筑风格。大殿内部的陈设比较大气,灯光华美,大穹顶底部与方柱之间设有圆柱形鼓座,多有天窗,采光非常明亮,逆光和顶光之下,似有一种神圣的意蕴。
纳家户清真大寺
纳家户清真大寺是宁夏最重要的清真寺之一。纳家户是一个庞大的宗族,在云南、山西等地也有纳家户聚居地,宁夏纳氏为最盛。目前的永宁纳家户村有近人口,回族约占96%,80%为纳姓。永宁纳家户清真大寺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寺中原有匾额记载:“吾家弃秦移居西夏,吾寺起建于明嘉靖年间。”
纳家户清真大寺的建筑保持了旧有的明清风格,以古典建筑为主,在色彩和装饰的处理上则大量使用回族建筑元素。主体建筑高屋建瓴,走道采用色泽艳丽的伊斯兰花饰,以大面积的绿色搭配红色和黄色。牌坊、墙壁、檐口等处多有砖雕。整个建筑群占地庞大,分布严整,不失为一座优秀的民族古典建筑。是一处旅行者感兴趣的名胜。
镇北堡西部影城
在我国众多的影视城中,镇北堡西部影城以古朴、荒凉、原始、粗犷为特色。在这里取景拍摄的知名影视剧已有上百部,人们熟知的《红高粱》、《黄河谣》、《嘎达梅林》、《黄河绝恋》、《大话西游》、《方世玉》、《东邪西毒》、《新龙门客栈》、《大敦煌》、《逆水寒》、《锦衣卫》、《刺陵》等影片都曾在此取景。西部影城几乎是西部题材影视剧组的必到之处,西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光影特点有着影视拍摄的先天优势,但凡需要取得苍凉、萧瑟、雄浑、粗犷、原始等背景特征的影视剧,几乎都会来这里拍摄。
西部影城在两座明代古城堡的基础上构筑而成,镇北堡的两座古城被建成了明城和清城,成为影视基地的两处主要建筑景观。这里面积相当宽广,大多数时候,西部的天空蓝得彻底,大地昏黄一片,西北方向有贺兰山为依托,是一个进行摄影创作的大好基地。镇北堡西部影城名气大,游客多,旅游价值很高,成为宁夏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之作。
安逸的慢生活,才是“新天府”的灵魂……
有人这样形容银川人“凌晨飞机飞在祖国大地,一片寂静中听见麻将声的是成都,听见骰子声中还伴着咂酒声的,那就是银川”。大自然在赐予了银川人衣食无忧的同时,也让银川人养成了安逸休闲的生活习性。慢生活是银川的标志,在其他城市早高峰的人们挤车上班打卡时,银川的早餐馆子里还聚集了大量食客,慢悠悠的品尝着早点。到了中午或晚上,街旁的每个饭馆都是人满为患。那种闲散是发自灵魂的,自发的感染着每一个来到银川外来人。
银川从不起眼的“小美和小全”成为了富饶的“大银川”、塞上的“大江南”。广场变得越来越开阔,高楼大厦也是层出不穷,城市更是迅速的扩张,更是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新天府”。
小银川,已经成为了“大江南”、“新天府”,正在规划旅程的小伙伴,是不是已经按耐不住要来这个小地方了!种过草的伙伴,欢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