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工作要求,年10月27日至31日,《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举办的“全国农信机构健全公司治理与防控金融风险高级研修班(第二期)”在福建霞浦召开。来自全国90多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董事长、理事长、行长、监事长等共余人参加了此次研修班的学习。
为办好这次研修班,杂志社对培训需求做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与监管部门进行积极沟通磋商。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农信机构的实际,既有*策层面的解读和适用;又有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同时,还突出典型银行案例的实践经验分享,目的是让参训学员准确理解和把握*策,开阔视野和拓展思路,借鉴好的做法和经验,避免走弯路。
年,是落实*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第一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既是防范化解风险年,也是强化公司治理年。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机制,是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金融机构形成有效自我约束、树立良好市场形象、获得公众信心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福建省联社办公室主任赖淮明做了开班致辞,代表省联社对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福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与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委委员、副总编辑石义斌在开班致辞中指出:当前,农信机构改革处在关键时期,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需要。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存在先天不足,公司治理水平亟待提高,既存在股权关系不透明不规范、股东行为不合规不审慎、董事会履职有效性不足、高管层职责定位存在偏差、监事会监督不到位、战略规划和绩效考核不科学、*的领导和*的建设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又存在内部人控制、外部股东选择与战略定位不匹配等问题。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大家能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目前,全国60%以上的农信机构已完成组建农商行改制工作,但一些机构还没有真正解决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只有解决好形似和神似相统一的问题,才能真正地把农商银行建成一个现代金融企业。
▲中国工商银行股权董事程凤朝
▲江苏银监局副局长丁灿
▲常熟农商银行董事会秘书徐惠春
▲郑州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金融研究院院长范大路
▲湖北省联社首席风险总监朱思爽
担纲此次授课的5位业界专家分别围绕农商行公司治理的特点和主要问题,从*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关系、银行独立董事定位和履职、公司治理监管*策、治理架构和治理机制理论及实践、公司治理与风险防控同业经验分享和改革实践探索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指导。
专家们认为,当前农信机构关键是要熟悉治理架构,搞清治理和管理的联系和区别,找准各自站位。农信机构作为金融企业,企业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种创造财富的有效组织,治理和管理都是这种组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的结合构成企业系统,缺?不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专家们指出,公司治理是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架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物理层次”的组织组成,是引领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制度安排;而公司管理是在这种基本的架构和安排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评价等功能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公司的目标。管理是运营企业,治理是确保这种运营处于正确的轨道之上。
本次研修班为期三天,是杂志社年系列公司治理培训的第二期。学员一致认为,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健全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的背景下组织举办此次研修班,很及时且十分必要,体现了监管的前瞻性。通过此次研修班的学习,学员们表示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工作形势、农村经济形势以及银行业运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农商行股东股权管理、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的有效性等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围绕农商行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地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同业之间、机构与监管和授课老师之间都有很好的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作为全国农信机构的重要宣传和舆论平台,为农信机构的改革发展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是杂志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治理也是一项长期和连续的工作,后续杂志社还将继续举办该系列培训,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助力全国农信机构建立健全现代公司治理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先进机制。(本社记者张娟)
美编:王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