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银川最高气温突破35℃
赤日炎炎,火伞高张
往日热闹非凡的新华街
行人也都少了起来
中午1点左右
正是孩子们放学在家吃饭的时间
然而在烈日炙烤下的街头
我们却看到了这一幕
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男孩
把头埋在环卫工人的肩上
睡的正熟
或许
只有在母亲身边
孩子才能睡得这么香吧?
这个画面
令人动容
我们不忍打扰这份宁静
眼眶却在不经意间湿润
作为环卫工,按照规定,带孩子上班或许是欠妥的。但从一位母亲的角度出发,这不仅仅出自对孩子的疼爱,还折射出孩子无人照看的无奈和苦恼。
无论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是从事环卫工这样的特殊行业的人,带孩子上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这一次,通过一张照片,“流动花朵”的生存状态,再一次被定格,再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大多数人看来,孩子中午放学,要么是在家吃饭,要么去了小饭桌,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边。
这张照片,反映出了一个城市生存生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个看似温馨故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不为人知的艰辛。
透过这张照片,我们看到了一种温情与悲情交融的现象,它击中了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爱与痛。
银川是个有爱的城市,这里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温暖的故事,如果我们多一些主动和诚意去帮助他们,那么这种悲情,将会转化为一个城市的温情。
比如说,城管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去合理调配环卫工人的值班时间。
比如说,学校对这类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可以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帮助。
比如说,周围的商家,在不影响生意的前提下,可以真诚地邀请孩子进店里歇歇。
图片:菊老师
文字:刘三哥
看完记得点个!
银川刘三哥觉得说的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