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老年人也越来越注意保健养生。可有时买救命药都不乐意花钱的他们,买起保健品来却毫不含糊。
他们对各种保健品趋之若鹜,无视儿女的极力劝阻,深陷骗局难以抽身……即使面对警察提醒,依然不买账!
(网络图)年12月21日,有群众反映,望远人家B区东门一商行每天都聚集大量老年人“开会”,疑似诈骗老年人。
商行的会议室里聚集着70多名老年人,讲师正在宣讲,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叫停活动并对场所进行检查。
检查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为老人们“送健康”,老人每天在一起“就唱唱歌、做做操,再没有其他的”,现场老人也纷纷表示自己是来“找健康”的。
当问到具体产品及价格时,工作人员闪烁其词。经了解,该商行的产品主要为“玉石电热坐垫”和“国肽胶原蛋白肽”,通过会销模式销售,产品价格均在一千元左右。
让人诧异的是,面对民警的盘查,现场的老人们反倒不乐意了。
“你们一天闲的没事干,我们都是来‘找健康’的,又没有杀人放火,查什么?”会场的多名老人对民警的做法提出质疑和谩骂。
尽管如此,民警还是耐心向现场老人解释,并做防骗宣传,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工商局和食药监局。
——(市民记者)
(网络图)
保健品骗局由来已久,已然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的*瘤之一。
权健帝国的崩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可一个品牌的消亡,并不代表整个保健品会销体系的崩塌。
他们推销的产品丰富多样,并不局限于一类,只是手段无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打着免费健康讲座的旗号,向老年人灌输歪曲的健康理念,诱惑老人买他们的保健品或者所谓的治疗仪器。
其次,打亲情牌。深谙保健品营销之道的推销员,见着老人就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比亲儿子、亲孙子叫的都顺嘴,尤其是缺乏子女关怀的老人,对这些“亲人”的话自然深信不疑。
还有免费体验,先不用花钱,拉着老人各种医疗器械试一遍,然后吹嘘疗效,在心理作用上忽悠老年人。
最后打着免费体检的幌子,在体检报告上做文章,吓唬老人赶紧掏钱治病。
(网络图)
这些骗钱的套路很多人都清楚,可在爹妈眼里,儿女就算磨破嘴皮子,也不如推销员更值得信赖。
正是这些忠实信众的存在,让保健品黑色产业长盛不衰,即便被全国各大媒体密集曝光也照样坚挺,生命力之顽强可见一斑。
记得4年前,银川一位市民告诉晚报君,自己父亲花了一万多买了个普通健身垫,他将推销员骂了一顿之后,父亲竟扬言要和他断绝关系,可以说是中*颇深了。
类似案例多如牛毛,我们不再一一盘点,总之经历过的人一定深有感触。
遏制保健品市场乱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多年,证明这是一道难解的综合题,有赖于社会、家庭和法治建设形成合力,打好一套监管组合拳。
让老人们避免跌入骗局,真正感受到晚年生活的幸福,是子女,也是社会相关部门必须要认真考虑的一件大事。
最后
咱们再一起来看一段《彬彬有李》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