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他把瞬间定格为历史
TUhjnbcbe - 2021/5/31 18:19:00

——欣赏摄影家范德元的《记忆永恒》

岳安民

(摄影家范德元)

这是一部厚重的图文并茂的影集。说它厚重,不仅指它有余页码,也不仅指它有11公斤的重量,更重要的是指它有深厚的艺术含金量,它汇集着范德元新闻写作与摄影艺术的人生历程。

当代中国摄影界巨擘吴印咸为范德元题词“腾飞”;中国新闻界泰斗穆青为范德元题赠周恩来总理名句:“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杰出作家陈忠实称范德元的摄影作品:“云端仅百瞬,山河千里程”。著名学者肖云儒说:“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透过历史的长焦镜头来看,也不过一个瞬间”。著名摄影家王东品评:“看范德元的艺术作品确实是一种艺术享受”。新华社原河北分社社长孟宪俊指出,范德元善于“发现瞬间,抓住瞬间”。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提笔盛赞:“人间真是有大美!”

他把瞬间定格为历史,他把瞬间定格为永恒,这一个个瞬间,让人民记忆永恒!

“人生的路是自己趟出来的!”

一位与范德元长期共事的领导同志,对范德元的艺术人生十分了解。他认为范德元“人生的路是自己趟出来的”,事实的确如此。

年,合阳县通讯组举办摄影培训班,22岁的青年农民范德元报名参加培训,通讯组的邓正斌分管摄影报道,习文斌分管文字报道,被大家称为“斌斌有礼”。范德元向邓正斌、王世林学摄影,向习文斌学新闻,他吃苦耐劳,比别人去的早,走的晚,与人为师,每事问,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腿勤、手勤、嘴勤、脑勤,记者应具备的“四勤”他都很突出,他初学摄影拍摄农田基建的处女作在陕西日报发表,很受鼓舞。

东雷抽*河水灌溉工程动工后,范德元胸前挂个相机,和农民一起拉车运土,抢时拍照。风吹雨淋,蓬头垢面,挽着裤腿,鞋尖露着两个脚趾头。此时他有幸遇到多家上级媒体的记者,把这作为难得的学习摄影和写作新闻的机会。他不仅拍摄本县的人和事,还到渭南地区各县拍摄劳动模范刘述贤、张秋香、山秀珍、郏拉香、张会榜、张润叶等劳模的事迹。

年,范德元随渭南地区各级领导赴大寨参观,借此机会为陈永贵拍下了肩扛掘头、手握旱烟、脸上皱纹像梯田般层次分明、一副勤劳能干的标志性农民形象,并拍下大寨人战天斗地的场面。一个陕西农民通讯员,拍出大寨人勤劳、朴实的生动形象被众多报刊采用,令人印象深刻。

他到澄合矿务局、蒲白矿务局采访,在井下和工人一起在掘进巷道挖掘,在掌子面采煤,拍下了一张张宝贵的画面。返回井上,他和工人一样手是黑的、脸是黑的,牙是白的,但他的心是红的,血是热的,工人把他当做知心朋友。

年,合阳夏粮丰收,他和群众一道抢收,远处大片的麦子正待收割,近处社员们在麦场上抓紧碾打,十分忙碌,一袋袋新粮堆在场边,范德元抓拍这一丰收景象,《人民日报》在一版显著刊登陕西夏粮丰收的场景。一个农民通讯员取得如此成果令人叹服。

(范德元航拍处女泉)

他不仅掌握摄影技巧,还到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冲相室拜师学艺,掌握从室外摄影到室内冲洗显影的整套技能。

他登上华山,在晨曦中、晚霞中、风雨中拍摄华山的千姿百态。人民日报、人民画报、陕西日报等报刊多次刊登他的大幅照片,范德元引起社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把瞬间定格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