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场亲历者对南都记者回忆,事发时,台阶中下部倒下的人最多。踩踏发生时,他正一只腿跪在地上保持重心,将伤者从人堆里往外拽。在哭喊声中,另一个倒在地上的瘦弱的年轻人抱着他的腿说:“大哥拉我一把,我快不行了”。由于正在救治别人,他只好对这名年轻人说:“你再坚持一下。”
昨晚在踩踏事故现场的海峡都市报记者张烁事后向南都记者讲述,31日晚11点10分,他和朋友三人从南京路走到陈毅塑像前方,准备登上平台。走上阶梯时才发现人太多了,但是想退回去已经不可能,下面的人不断向上涌,只能往前。
张烁和朋友花了20多分钟时间挪动到平台上,平台上人贴人。不少人被被挤得流眼泪,有的人有点窒息,但又不能大喊。“我看到一个男学生默不作声眼泪直流,还有一对带着俩孩子的夫妇,俩孩子哇哇大哭,男的为保护孩子累得满脸通红,周围人给他们腾点空间歇歇。”张烁发现,他根本找不到出口,只能让大家别挤尽量少动,坚持到零点,人会慢慢疏散。这期间有一人昏厥,大家异口同声问,“这里有医生么,举个手”,之后,有个医生举手挤了过去。南都记者郭现中摄
医生:死者多因创伤性窒息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今日下午2时30分通报,47名伤者中除7人因轻微伤离院外,其余40人在院治疗,已查明身份的33人。伤员中男性12人,女性28人;重伤13人,轻伤27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
医院急救科主任林兆奋称,该院共收治28名患者,其中10医院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多数诊断上是创伤性窒息。其余18人中,7人已回家,1位留院观察,10位收住院,其中5个重伤,被收治在脑外科、胸外科、ICU等科室。林兆奋表示,创伤性窒息的前三到五分非常关键。大脑缺氧几分钟,会对大脑皮层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坏。缺氧时间越长,救治成功概率越来越低。
目前,该院对患者的治疗重点是保持患者呼吸循环的稳定性,控制水肿,预防颅内压力升高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一名极重度伤情伤者来自宁夏医院了解到,一名21岁廖姓广东籍男子伤情为中度,诊断为“右中上腹部压缩,左踝软组织挫伤”,已做上腹部CT处理,仍在住院。
南都记者还注意到,一份编号从11到28的伤者名单中,共18人,其中一名马来西亚籍20岁*姓女子,重度受伤,诊断为“创伤性窒息,胸部肋骨骨折,熊猫眼,左眼出血”,分别做头颅和胸部CT并入院治疗。而另外三名“极重度伤情”的伤者,分别来自河南、宁夏、湖南,诊断症状均有“创伤性窒息”。声明最近一段时间,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