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华
美是所有人的追求,《说文解字》中如此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在古人的心目中,“羊大则美”,肥美的羊肉便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了。
《史记》中有一个“羊斟惭羹”的故事,郑国攻打宋国,主帅华元奉命迎敌。交战之前,为了鼓舞士气,华元下令烹煮羊肉犒劳将士。或许是因为忙乱,华元忘了给自己的车夫羊斟分一份羊肉吃。没想到羊斟因此而怀恨在心,开战之时,他竟把战车径直驾到了郑*营中,让华元被活捉。无独有偶,《战国策》中也有一个“司马怒羹”的典故,中山国的国君煮了一大锅羊肉大宴群臣,轮到大夫司马子期时,羊肉恰巧没了。未能同众人一起吃到羊肉,司马子期深感恼怒,一气之下他居然投奔楚国,还说服楚国国君攻打中山国,令中山国亡国。只因一口羊肉,竟然让一个国家覆亡,谁还能否认羊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宁夏自古便宜于放牧牛羊,宁夏人也鲜有不食羊肉、不喜羊肉的。我幼时生活的农场在宁夏北部,这里杂草丛生,盐碱很重,恰因如此,出产于此的羊肉不腥不膻,质地紧实。农场里的人喜食清炖羊肉,将羊肉带骨剁成大块放入锅中煮,撇去血沫后加入葱姜蒜盐和花椒大料,待羊肉快熟时再添入大块的青萝卜。清炖羊肉看似清淡,实则大补,羊肉得到了萝卜的浸润,萝卜又得到了羊肉的滋养,两者相得益彰,彼此增味,无论是肉块还是萝卜块都能让人大快朵颐,停不下口,再喝上几口汤的话,更是鲜美无比,唇齿留香,浑身仿佛都得到了力量与滋补。
农场里的人家都用铁锅做清炖羊肉,但我父亲是个敢于创新的人,他用砂锅来做清炖羊肉,没想到炖出来的羊肉更细嫩鲜香,炖出来的萝卜也更软烂入味,就仿佛被加入了某种魔力。我记得自己当时打量着黑黢黢的砂锅感慨万千,就是这口陶土烧成的其貌不扬的炊具,竟然能让食物散发出那么大的魅力。
宁夏面积虽小,但县县口音有别,习俗迥异。距离农场仅十几公里的*渠桥镇就不食清炖羊肉,只食爆炒羊羔肉。爆炒羊羔肉的关键在爆炒,也就是火候,先用大火将胡麻油热熟,再将事先切好的羊肉块放进锅中不停翻炒,这是最考验师傅功力的时刻,火候不足,肉块里的水分就无法榨出;火候过头,肉又失水太多,变得太柴太老。只有恰到好处的火候才能逼出多余的汁水,并且让肉中的油脂融化释放。肉块炒白后,依次加入葱姜蒜、鲜辣椒和洋葱片,再倒入几大勺事先准备好的羊肉汤焖,最后放入粉条炖煮。待得汤汁收干后,一盘金*油亮、滋味醇厚的爆炒羊羔肉便可以上桌了。同清炖羊肉的清爽细腻、回味悠长不同,爆炒羊羔肉热烈奔放,表达直接,它就是要在短时间内把羊肉的鲜香和羊油的醇香驱赶出来、压榨出来,让人唇齿留香,欲罢不能。
到了宁夏中部的吴忠,手抓羊肉就成为主要的吃法了。手抓羊肉靠羊肉的质地和烹煮的技艺取胜,壮瘦搭配,鲜嫩无比,食用的时候蘸些醋的话,鲜美程度会瞬时提升许多。手抓羊肉在吴忠市源远流长,有好几家百年老店。我个人觉得手抓羊肉中带肋条的部分最为可口,其瘦肉较多,羊脂较少,但又不是一点都无,搭配得恰到好处,吃到口里像是用嘴巴在感受*金分割的魅力。
吴忠的手抓羊肉大都是趁热食用,但在距离它不远的灵武市,人们都喜欢吃另一种手抓羊肉——凉手抓。凉手抓顾名思义就是将煮熟的手抓羊肉彻底放凉,待其脂肪部分由透亮变成乳白后再食用。“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有许多人初见到凉手抓上如雪花膏一样的羊脂时,都猜测它们定会很腻,但事实恰恰相反,羊肉上凝固之后的脂肪远比它们热时清爽,就算是连吃七八块也丝毫没有油腻之感。都说温度是肉食的灵*,大多数肉食都是热气腾腾时最有滋味,但凉手抓偏偏剑走偏锋,它的独特魅力就来自于一个“凉”字。相比起热手抓来,我更喜欢凉手抓,热手抓吃上两三块后或许真的会腻,但凉手抓即便你独自吃上一大盘也未必会腻,当然它同样需要醋汁的加持。
宁夏盐池盛产滩羊,因为毗邻内蒙古,滩羊的食法同内蒙古手把肉有些相似,将大块的羊肉直接煮熟,不过内蒙古的羊肉讲究六七成熟,盐池的滩羊肉却是要彻底煮熟的。盐池属于牧区,草场广阔,盐池人经常说盐池滩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这句话倒也并无夸张,因为牧草种类繁多,水又多含盐碱,盐池滩羊的肉质紧而不老,肥而不腻,别有风味。我个人觉得要体验“大块吃肉,大碗喝汤”的乐趣,必须要到盐池,一来唯有这里大块煮羊,肉块大得需要你双手并用抱着啃;二来这里酒风豪迈,几乎人人都善饮。
再往南走,便到了宁夏的同心县,这里的人擅长做碗蒸羊羔。碗蒸羊羔肉需要先将羊羔块微微煸炒,之后再放入大碗,加入调料,用大火蒸一个钟头。碗蒸羊羔肉非常美味,香气扑鼻,唯一的缺点便是稍稍有些油腻,不过这在过去并不是短处而是长处,毕竟那时的人都缺衣少食,难得尝点荤腥,蒸的法子既能够更充分地让肉和骨里的营养释放出来,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它们的滋味。
到了宁夏的南部,有一道羊肉美食叫我念念不忘,它便是海原县的面包羊肉。面包羊肉也是先用胡麻油将羊肉块炒至半熟,再放入碗中上锅蒸,但与同心碗蒸羊羔肉不同的是,有一张盘子大小的生面饼严严实实地盖在碗上。待羊肉蒸好后,面饼也熟了,变得膨胀而厚实,并且吸收了碗中的香气和油脂,而这也正是面包羊肉的绝妙之处,油脂被面饼吸收后,碗中的羊肉就不显得油腻了,被油脂所浸润的面饼也变得香气馥郁,特别是将它们掰成块再蘸些碗里的肉汤吃的话,那种美妙绝难形容。
听人说在宁夏还有一种羊肉更为美味和珍贵,那就是贺兰山黑山羊。遍体乌黑的山羊少之又少,正如当年的乌骨鸡一般金贵。黑山羊用大铁锅炖煮,而且必须得用柴火烧灶。黑山羊由于其数量稀少,并不是人人都有幸尝到,我同样没有这个口福,但倘若有机会的话,定要品尝一次。
如今在宁夏的餐馆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涮羊肉和烤全羊。在旧时,羊肉是达官显贵们才能经常享用的美味,但今天人人都能“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天寒地冻之际,吃着美味滋补的羊肉,我总会想起为一碗羊肉令故国遭遇横祸的羊斟和司马子期,从品性上说,他们的行径为人不齿,但若单从饕餮上讲,他们倒是真正喜爱羊肉之人。
羊大为美,宁夏多有大羊和烹羊之法,而这也正是我喜爱这里的原因之一。
END主编:吴丽蓉
编辑:肖肖
往期精彩回顾★本号姓“副”欢迎来“刊”★王蒙:不忘金庸★王钢:忍别二月河★家住百万庄★年的那个春节★有一种乡愁叫小名★难忘老师的笑容——深切缅怀徐中玉先生★“文人”瞿秋白——谨以此文纪念瞿秋白诞生周年★译者柳向阳★她与她的爱永在——写在宗英老师离世之际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