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家辣条生产企业存在生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今天凌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要求河南省、湖南省立即开展执法调查,责令停产停业,全面下架并封存涉事企业产品,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强“辣条”生产经营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辣条,作为一种常见小食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都无法抵挡它的诱惑,尤其是在中小学生中备受追捧。
银川很多学校周围,都有小商店,而辣条自然也少不了的,各式辣条摆满货架,价格也从0.5元到几元不等,毕竟这是学生的最爱。
可从昨晚央视曝光的画面来看,有些辣条的生产流程让人作呕,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被央视曝光的虾扯蛋辣条)
在记者暗访的一家辣条场内,生产车间不用消*,面球四处飞溅,地上粉尘与油污混在一起。
机器上也满是油污,到处都是厚厚的污垢,甚至有“工人拉着面筋丝在地面拖动”。
而辣条里的成分除了面粉,就是各种调味用的增味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各种添加剂。
河南、湖南等15个辣条生产企业曾被监管部门点名,从具体不合格问题来看,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菌落总数、甜味剂超标是重要原因,其中甜味剂和菌落超标过半。
由于食品安全科学观念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对这种三无产品不以为然,更成为了许多学生课下解馋的唯一来源。
即使学校老师三番五次告诉学生们吃这种小零食的危害,但这些东西,依然成为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的隐患,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情况更为严重!
而这些年来,问题辣条也屡次被媒体曝出。
年3月10日,江西九江,3岁女童小景(化名)和两岁表弟小波(化名),因吃1元一包的辣条嘴巴感染溃烂入院治疗。
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日公布,自年4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学校里的小卖部,可能真的要成为历史了,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止中小学生们对“五毛零食”的热情,毕竟学校周边的商店也有不少。
目前,关于“五毛”辣条的清查行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相信我们银川的监管部门也会及时介入,严查学校周边商店,避免这些垃圾食品再流入市场,给孩子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这么看来
为了各位粉丝的身体
以后三哥*辣条得擦亮眼了
等我寻到
安全卫生有保障的
最极品最正宗的皇家至尊霸王辣条
再和你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