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记者从宁夏银川市委组织部获悉,自年银川市启动实施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以来,共选拔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名,支持培养经费.5万元,覆盖新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枸杞、葡萄酒等产业和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已成为银川市发现、培养、储备高层次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银川市以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工程为抓手,在人才培养储备上下足功夫,为*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涵养人才“蓄水池”。
下一步,围绕宁夏特别是银川市重大战略部署,银川市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将在充分总结近年来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完善*策体系,优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工程将面向本地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各类优秀人才,重点选拔在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加工“三新”产业,以及其他重点产业中学术水平领先、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或掌握现代经营理念、熟悉资本运作的各类人才。优先选拔长期在乡镇基层单位和重点产业企业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优秀青年人才,构建“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产才融合格局。
在人才选拔中,按照专业技术、高技能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类选拔,破除“四唯”倾向,树立注重业绩实效、突出行业贡献的育人用人导向。根据培养人选业绩成果及培养预期给予1至5万元培养经费支持,鼓励支持培养人选开展科学研究及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学历提升及访学进修、参与技能提升培训费、开展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申请等,充分发挥培养经费对人才培养的牵引作用。
在培养考核管理方面,将突出用人单位主体作用,通过“导师帮带制”模式、搭建研修交流平台、承担重要项目、开展基层服务等多种方式,激励培养人选增强主动培养意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破除人才培养“重选拔轻培育”难题,加强中期考核的监管预判作用,根据经费使用率及培养效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强化期满考核的评优激励作用,评定为优秀等次的人选优先推荐申报自治区重点人才工程。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通讯员丁志辉)
[责编:徐皓]